13名经销商投诉小蓝罐总经销商收钱不发货 事涉娃哈哈
2022-04-11 15:30:30 来源: 中国网
关注河南热线

近日,有经销商向凤凰网《风暴眼》爆料称,他们在娃哈哈旗下小蓝罐饮料总经销商处签约一批小蓝罐饮料,但是钱打了,却只收到一批货物,后续货物及后期承诺的退款迟迟未收到。

凤凰网《风暴眼》经过多方了解后发现,经销商们爆料的娃哈哈小蓝罐产品为与娃哈哈有股权关系的大理宗盛旗下产品,早在去年停止生产。总经销商资金链断裂,股东之间发生内讧,深陷多起诉讼。

遭十几省份经销商“倒戈” 涉及总金额至少五百万

作为娃哈哈旗下产品,小蓝罐苏打气泡柠檬茶虽然曾被寄予厚望,试图打入年轻群体消费市场,但最后却还是昙花一现。

与此同时,有不少经销商向凤凰网《风暴眼》反映,其2021年在娃哈哈总经销商——中亚创投(杭州)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中亚创投”)订购的小蓝罐产品,至今没有收到全部货物,后期该公司高层向其许诺退还的剩余款项,也没有收到。

作为酒水行业的超级盛宴,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历来是各地酒水饮料厂商、代理商蜂拥而至寻求商业机会的地方。经销商老陈就是在2021年4月成都糖酒商品交易会(下称“成都糖酒会”)上接触到的中亚创投。

老陈当天来到中亚创投的展厅后,环顾四周,一面墙上印制娃哈哈三个红色大字的logo,下面陈列着数排娃哈哈小蓝罐产品,另一面墙是小蓝罐的品牌形象展示。看起来规格和档次都很高档。中亚创投的工作人员自称为娃哈哈小蓝罐的总经销商。出于对娃哈哈品牌的信赖,老陈当场签署了合约,支付了8万块钱。

经销商提供的成都糖酒会中中亚创投展台一角

展会结束后,老陈便把剩余款项、总共26.4万全部转入了中亚创投账户。之后便着手选址、装修、人员招聘。四月底,老陈收到第一批货物,总共1000件。

但是老陈左等右盼,直到11月剩余货物仍迟迟没有收到。老陈透露,根据他付的货款,他实际上已经订购了差不多3000多件的小蓝罐产品,算上中亚创投承诺的65%的赠品(即每100件随货搭赠65件),合计将近5000件。

全国范围内,老陈的遭遇并非个案,同老陈一起维权的还有十多位经销商。来自北京的小闫也是在去年的成都糖酒会上与中亚创投签署的协议。因为来自一线城市北京,所以中亚创投希望小闫买500万的货物,还承诺另外给他80%的赠品(即每100件随货搭赠80件)。鉴于是新品,小闫不想冒险,所以投资150万试水,当时小闫先支付了10万定金,后来回京后贷款140万补齐了尾款。

随后小闫面对的便是跟老陈一样的境况,在收到第一批1000件货物后,便被中亚创投以各种理由拖延发货。

经销商们拿到的正式文件。

双方的争议源于经销合同条款中不引人注意的一条细则:经销商每月应下单并完成每区(县)300箱(件)的商品,否则总经销商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已收取的商品货款不予退还。

这也是后来让老陈意识到受骗的关键之一。老陈认为,这从头到尾就是中亚创投设下的骗局,是一场“诈骗”,中亚创投打着娃哈哈的名义让经销商加入,然后在合同中设置一些难以完成的任务,最后以此为理由拒绝经销商的退款要求。

而为何在签合同时没有发现呢?多位经销商透露,当时在成都糖酒会上签的协议并不是正式文件,只是一个简单的预付款协议,正式合同是在成都糖酒会后陆续拿到的。当时他们已经在成都糖酒会上交了部分定金,后期签合同时中亚创投也私下告诉他们只是走形式,具体条款可以商量,再加上娃哈哈的品牌影响力,他们并没有过多顾虑,就签了。

老陈与中亚创投在成都糖酒会上签的合作书

老陈还告诉凤凰网《风暴眼》,从行业来讲,没有完成任务量就不给发剩余货物是不合适的,因为经销商已经将货款转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才是正常买卖方式。而小蓝罐卖不出去并不是他个人或者区域问题,在成都糖酒会以及后来跟业务员的交流中,中亚创投反复强调会把他拉进娃哈哈的全国快销网(娃哈哈旗下销售网络平台)中,也表示会给他介绍客户,并且娃哈哈后期会有大量的广告宣传,当时老陈接收到信息是:“小蓝罐产品不愁卖!”

现实是,“由于当时中亚创投并没有对接给我们快销网,娃哈哈的广告也没有完全铺展开,导致小蓝罐在该省份的销量并不是很好,他们设置的每月每个区县300箱的任务量比较难完成。”老陈表示。

至少有四位经销商都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小蓝罐市场根本很难打开。但是却成了中亚创投不发货的理由。

而中亚创投却希望经销商继续打款后才能发货。中亚创投股东之一马质告诉凤凰网《风暴眼》,“中亚创投是娃哈哈小蓝罐的总经销商。下属经销商拿到的是经销权,不是一分钱一分货那么简单”。马质所说的经销权,即某家销售商在某个区域内的独家销售权。同时双方合作协议也规定经销商必须完成月度销售量,否则中亚创投有权终止合作。

因老陈没有完成月度任务量,中亚创投给老陈发的催款函。

而老陈等多数经销商认为,他们第一次的货物还没有全部收到,中亚创投承诺的没有完全兑现,“我们没有理由再继续履行合同”。

但根据双方协议,中亚创投有责任发出尚未发完的货物。对此,马质称具体条款制定并不是出自他手,他也不是很清楚。

凤凰网《风暴眼》不完全统计,这些经销商里面,少则投入15万,多则三百万。还有至少两位经销商投了100多万,加上他们后期的租场地、装修、运维等费用,涉及金额至少五百万。波及的区域范围也很广,包括内蒙古、北京、哈尔滨、山西等地。

中亚创投资金链断裂、股东内讧

多位经销商在收到第一批货物,且连续数月无后续货物后,曾多次要求约见中亚创投负责人马质。走投无路之下,马质也终于在2021年年底前后,向部分经销商吐露实情。

至少两位经销商向凤凰网《风暴眼》透露,马质告诉他们,中亚创投内部出现分歧,已经没钱,也没产品了。

凤凰网《风暴眼》联系到马质,他也承认正是因为中亚创投资金链断裂才导致部分经销商剩余产品无法发出,“目前资金确实碰到一些困难,我们还在努力调整。既有其他人欠公司钱的,也有公司欠其他人的,我们也在努力追讨债务,用以偿还经销商的产品或欠款。”

另外中亚创投还深陷多个诉讼。天眼查显示中亚创投涉及2条开庭公告。马质称,有些诉讼正处于起诉阶段,有些诉讼正在审理中。他正在积极解决诉讼问题。

根据马质的表述,中亚创投股东之间已经发生内讧,上述诉讼也多是前股东留下的烂摊子。他于2020年作为一个小股东开始参与公司的销售体系,很多法务合同、财务的具体事情并不知晓。直到2021年才陆续意识到公司账目有问题。

2020年11月,随着前两大股东黄克成和潘元婕逐渐退出公司管理,马质开始成为公司的真正掌控人,全权负责公司大小事务。据他介绍,他目前正在起诉黄克成和潘元婕。

马质的说法与天眼查上预留的工商信息也基本吻合。天眼查显示,中亚创投成立于2019年9月24日,注册资本为3000万人民币,但实缴资本为0。最初股东为只有黄克成和潘元婕,2020年3月23日,马质和宗祺钧加入,6个月后,宗祺钧退出,同时法人由潘元婕换成马质,潘元婕也退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职务。2022年2月18日,黄克成、潘元婕正式退出中亚创投。中亚创投股东结构变成洪宏德和马质分别占股90%和10%。法定代表人也由马质换成洪宏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亚创投现任大股东为洪宏德。而多位经销商告诉凤凰网《风暴眼》,洪宏德系马质亲属,且身患重症,“马质之举(将洪宏德升为中亚创投大股东)在试图推卸自己的法律责任。”其中一位经销商表示。

针对股东内讧问题,凤凰网《风暴眼》致电黄克成,黄克成表示目前他已经退出中亚创投,跟中亚创投业务没有任何联系,暂时不方便给予回应。

总经销商出问题,产品厂家是否该担责?

实际上早在2020年,气泡茶饮在全国火爆发展的一年,娃哈哈小蓝罐苏打气泡柠檬茶就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但是宣传力度寥寥,2021年1月还处于大力招商阶段。

3个月后,中亚创投才成为娃哈哈小蓝罐的总经销商。凤凰网《风暴眼》获得文件显示,2021年4月1日,娃哈哈集团将娃哈哈品牌授予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理宗盛”),授权有效期为2021年4月1日——2023年4月1日。随后,大理宗盛授权中亚创投为娃哈哈小蓝罐饮料在中国大陆的总经销商。

而大理宗盛的法人和股东不是别人,正是宗泽后和杭州宗新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娃哈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相关公司。

天眼查显示,大理宗盛成立于2016年,公司主要依托娃哈哈的品牌和渠道,以自动售货机为载体,构建全国性的智能化零售终端网络。这意味着,娃哈哈集团通过将娃哈哈品牌授权给自己有股权关系的公司推出小蓝罐新产品。

但是好景不长,半年后,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娃哈哈小蓝罐已经停止生产。合作方中亚创投资金链断裂,深陷多起诉讼。

凤凰网《风暴眼》致电大理宗盛,对方回应道:如果是自动售后机出现问题,经销商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客服反应。如果不是售后机问题,经销商可以直接去找签合同的上一级代理商或经销商协商处理。

娃哈哈集团方面也暂未给出回应。

“大理宗盛对此是否承担责任,主要是看大理宗盛对此事是否有参与。比如资金是否支付到大理宗盛,是否有证据证实中亚创投是受大理宗盛的委托负责招商。”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徐延轩告诉凤凰网《风暴眼》。

徐延轩认为,如果大理宗盛授权书为真,经销商完全有理由相信中亚创投是受大理宗盛的委托来实施的经销行为,否则不可能相信中亚创投。那么大理宗盛是可能要承担责任的。大理宗盛在承担责任后再依据跟中亚创投的协议进行追偿。

目前,经销商小李正因为小蓝罐陷入债务危机。他曾经营代理过多家日用产品,因为疫情影响,生意不咸不淡,也没怎么挣到钱。2021年4月,他从河南专门跑到成都,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寻求新的商业机会。因为相信娃哈哈的品牌,不顾家人的反对从银行借款50万经销娃哈哈小蓝罐。从缴货款到选择办公室,配备人员,辛苦筹备数月。但万事齐备,却迟迟等不来剩余货物。他不仅50万资金投资迟迟得不到回报,银行的50万贷款,也即将到期。他和其他几位经销商准备联合起来,起诉中亚创投,试图挽回损失。

责任编辑:hN_0116